近日,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汽车用高强耐蚀稀土铝合金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化”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该项目由广东兴发铝业(江西)有限公司、佛山大学、江西理工大学共同完成。评价会邀请了中铝科学技术研究院教授级高工娄花芬、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连芳、中国有色金属学会教授级高工张洪国、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闫丽珍、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教授级高工靳海明等5位铝加工、金属材料和行业科技管理领域的专家组成评价专家组,专家们听取项目组的汇报,审阅相关技术资料,通过讨论质询,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汽车用高强耐蚀稀土铝合金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化”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应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
据了解,该评价结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科学技术部《科学技术评价办法(试行)》、《科技评估管理暂行办法》、《科技成果评价试点暂行办法》和中国有色金属学会《有色金属行业科技成果评价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秉承客观、公正、独立的原则,聘请同行专家对该项科技成果进行了评价。评价结论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真实准确。
“汽车用高强耐蚀稀土铝合金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化”项目来源于2020年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项目针对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结构件对铝合金强度、塑性、耐腐蚀性、抗疲劳等综合性能的高要求,研发出Zr、Er复合添加的AlZnMgCu高性能稀土铝合金,技术难度大、复杂程度高,技术经济指标先进。产品已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保险杠、电池托盘等关键部件。获授权发明专利5件,技术创新程度高。
项目完成后在广东兴发铝业(江西)有限公司建立了汽车车身结构轻量化用高性能稀土铝合金材料及部件制造示范生产线,实现了产业化应用,产品性能可靠。项目实施至今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解决制约我国稀土、有色金属加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系列关键共性技术,引领我国铝加工、稀土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提高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轻量化发展水平和节能减排。